何謂碳審計?
碳審計,許多時又稱為碳足跡,是衡量和記錄一個機構(如一所學校)或者一幢建築物在特定系統範疇內運作時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方法。
碳審計的作用
氣候變化為人類帶來巨大的生命及經濟損失,是當今人類面臨的最重要挑戰之一,而温室效應已被各地專家確認為是氣候變化的主因。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各地政府已著手採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大力推廣使用更清潔的能源和努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益,提倡能源節約,鼓勵綠化及加強公眾的環保意識。
香港雖然沒有大型能量密集型工業,但以服務性經濟型為主體,所以本地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源是我們的發電廠,有超過 60% 的溫室氣體由此排放。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源是運輸業,即貨車、巴士、的士、小巴及渡輪等(約佔 16%),接下來 12% 的溫室氣體由廢棄物在降解過程中產生。而在耗電量的最終用戶中,建築物耗電量約佔香港總耗電量的 89%。
為減少因建築物電力消耗而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建築物業主和管理階層應該瞭解由於建築物運作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並採取適當措施來減少這種污染。因此,我們想有效地達到減排目的,為建築物進行碳審計,便可替我們提出有系統性的數據作比較和分析,繼而制定出減排的可行途徑及目標。
碳審計的依據
為方便不同用家開展碳審計的活動及採用類同的審計準則,香港的環境保護署和機電工程署共同制定了 “香港建築物(商業、住宅或公共用途)溫室氣體排放及減除的審計和報告指引(2010版)”。
該指引為香港建築物業主及管理者提供了一套系統而又科學的方法,以便審計和報告建築物的溫室氣體排放,本會為各機構所進行的碳審計也是以這套指引作為依據。